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公告通知>详细内容

公告通知

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关于开展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作者:赵洋 来源:团委 发布时间:2025-06-19 11:32:00 浏览次数:355 【字体:

各学院团总支、广大师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结合“出彩中原”暑期社会实践、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参与对象

全体在校专科生

三、总体原则

(一)思政引领,为党育人

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主责主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时代巨变,坚定责任担当,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紧密结合“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将思政教育贯穿实践全过程。

(二)知行合一,注重实效

遵循新时代大学生认知、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准确把握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观察社会的功能定位,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力戒“摆拍走秀”,突出问题导向,推动学生将社会观察、感悟思考、调查研究等转化为建设性意见和举措。结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对实践成效的重视,确保实践活动落地有声。

(三)统筹联动,资源整合

注重项目联动、品牌互动,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返家乡”社会实践与“出彩中原”暑期社会实践等工作项目融合开展,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形成实践育人合力。同时,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和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的项目培育融入实践,实现实践与科创的双轮驱动。

(四)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着眼大学生全方位社会化能力提升需求,注重区分不同专业、项目及工作环节的差异,就近就便、分层分类实施集中与分散、长时与短时、团队与个人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学校林业特色专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实践项目。

四、实践内容

(一)“出彩中原”主题实践类

生产实践类:聚焦人才培养与现代化产业需求,对接政府、科研院所及企业,组织学生参与专业生产与管理一线,推动课堂知识转化,开展技术难题攻关,提升职业规划能力,形成学业与职业互动的良性机制,服务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保类:围绕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主题活动,依托黄河流域、南水北调等生态工程成果,组织环保知识宣传、生态调研、乡村环境治理规划、项目攻关及生态旅游实践,参观环保实验室等场所,增强环保意识,带动社会参与生态守护。

劳动实践类:挖掘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设计兼具教育性与体验性的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走进工业园区、农业科技园等场所,开展专题调研、技能训练与帮扶活动,培养“劳动光荣”意识,掌握劳动技能,弘扬“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

(二)科技创新与创业实践类

“挑战杯”专项实践:以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鼓励学生结合“挑战杯”竞赛主题,深入行业产业一线进行社会观察,开展选题立项、实地调研等工作。重点围绕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组别,培育具有林业特色的参赛项目,如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智能林业监测系统等。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实践:对接大赛职教赛道和红旅赛道要求,组织学生团队开展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项目实践。职教赛道重点关注林业技术工艺创新、林业产品开发等项目;红旅赛道聚焦林业助力乡村振兴、生态公益服务等项目,如林下经济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森林康养公益服务项目等。

(三)“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综合服务类

理论宣讲与政策普及团:组织学生深入基层社区、农村,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同时普及林业政策、生态保护知识等,提高基层群众的生态意识和政策知晓率。

志愿服务与民生帮扶团:开展教育关爱、医疗义诊、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在乡村开展林业知识科普讲座、树木修剪技术培训等;在社区开展绿化养护指导、环保宣传等,服务基层民生需求。

(四)红色教育与文化传承类

红色林业精神实践团:挖掘红色林业遗产背后的历史故事,如国有林场建设发展史中的奋斗故事,组织学生实地走访,感悟林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生态文化传承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结合学校林业特色,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传统林业技艺调研等活动,通过非遗展演、文化展览等形式,传承和弘扬生态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五)个人实践类

“返家乡”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返乡参与政务实习、企业实践、社区服务等,通过“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登录“返家乡项目”平台,按要求报名参与,在实践中了解家乡发展,增强服务家乡的责任感。

“向基层报到”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向家乡所在街道、社区(村)报到,参与基层治理、公益服务、疫情防控等工作,通过“河南共青团”微信公众号登录“向基层报到”平台报名,在基层实践中锻炼能力。

五、具体安排

(一)宣传动员

各学院召开动员大会,解读方案,宣传实践活动的意义和要求,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利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通知和相关信息。

(二)申报立项

团队申报:鼓励各学院组织学生跨专业、跨学院组建团队,填写相应社会实践活动推荐表、推荐信息汇总表、项目立项申报表等,每个团队人数原则上控制在5-8人,配备1-2名指导教师。申报“挑战杯”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相关项目的团队,需同时注明参赛意向。

审核立项:各学院择优推荐一支校级立项团队,校团委组织对申报团队进行审核,并对校级立项团队给予一定扶持。

(三)培训筹备

开展实践安全、调研方法、宣传技能等专题培训,提高团队实践能力。

各团队制定详细的实践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好物资准备、联系实践地等筹备工作。

(四)实践实施

各团队按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定期向校团委提交实践简报,及时反馈实践进展和成果。

鼓励团队将实践与“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项目培育相结合,在实践中收集数据、完善项目。

(五)总结表彰

各团队和个人提交实践总结材料,包括实践报告、视频、照片、宣传推文等。校级团队需提交不低于5000字的调研报告。

校团委组织评审,评选出“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优秀指导教师”等,并给予表彰。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宣传部、校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各学院成立相应工作小组,确保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二)强化安全保障

各学院需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对实践团队和个人进行安全纪律教育,落实责任制度,成立安全小组,严密监控实践活动轨迹,确保人员安全。原则上不跨地区进行大规模实践活动,尽量减少活动半径。

(三)注重成果转化

积极孵化优秀实践项目向“挑战杯”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科创赛事转化,同时将实践成果与课程教学、毕业设计相结合,推动实践育人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各团队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收集整理数据和资料,为项目申报和成果转化奠定基础。

(四)强化宣传引导

各学院要积极利用校内外媒体平台,对实践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挖掘典型案例和先进事迹,扩大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实践团队需设置宣传专员,及时撰写新闻稿件,报送实践成果。

(五)建立长效机制

将暑期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社区等的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同时,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反思,不断优化方案,提高实践育人质量。


附件一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第九届普通高等学校“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附件二  2025创新大赛校赛方案5.22

附件三  2025年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其他暑期社会活动相关附件


附件一河南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第九届普通高等学校“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pdf

附件二2025创新大赛校赛方案5.22.pdf

附件三2025年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其他暑期社会活动相关附件.docx

附件2025年“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关文件word版.docx


终审:赵洋
分享到: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