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行业新闻>详细内容

行业新闻

让中职留守学生走向幸福人生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02-14 09:33:18 浏览次数:883 【字体:
四川省中江县将中职留守学生纳入“关爱行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

 

让中职留守学生走向幸福人生

 

  高中阶段留守学生由于总量相对较小,常被忽视。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发现,职业学校留守学生的比例往往更高,更需要关爱。


  针对中职留守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中江县在关心学生生活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辅导;不仅让他们在学校成为幸福的留守学生,还帮助他们学成一技之长,通过创业致富,走出一条幸福的人生之路。


  留守中职生更需关爱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是一个140万人口的丘陵穷县,年外出劳动力超过40万,农村留守学生高达7万,在四川省极为典型。为了让老百姓安心外出务工,中江把上至高中、下至幼儿园所有的留守孩子,全部纳入了“幸福留守关爱行动”的范畴。


  引人注意的是,中职留守学生也受到了高度重视。据统计,中江职业中专的留守学生达到30%,辑庆职中更是高达70%,其中父母双双在外的超过40%。

 

  中江职业中专校长刘文广说,家长们觉得娃娃都读高中了,衣食完全可以自理,所以“留”得更放心。但问题是,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最重要阶段的高中生,往往比小学和初中的孩子更难管。


  这一问题在中职留守学生身上有着突出表现。由于亲情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的错位,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抽烟、喝酒、打架等不良习惯。逆反心理强、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桀骜不驯、行为自控力差,这些都是中职留守学生的基本特征。


  老师们说,父母远在他乡,根本管不到;爷爷奶奶说的话,他们更是听都不想听!


  “最关键的是,普通高中的学生还有一个奋斗目标,而中职学生,刚进校时大多缺乏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对前途几乎没抱啥希望。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更难做。”辑庆职中校长艾永权坦陈:“县上的‘幸福留守关爱行动’,对我们这些职中来讲,的确是一个不小的‘幸福难题’。”


  严格管理与教育激励结合


  “不让留守学生尤其是中职学生成人成才,中江人就不可能真正放开手脚,安心外出务工。”面对“幸福难题”,中江县教育局选择迎难而上。


  建立“八项制度”,营造留守学生监护阵营,设立“代理家长”,构建留守学生亲情网络,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成长记录……除了全力做好这些全县乃至整个四川省的“规定动作”,中江县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明确了职中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立足点。他们以准军事化管理为主要方式,以校园文化渗透、正面教育激励、活动教育升华、服务教育落实为主线,解决中职生的“幸福留守”难题。


  对中职留守学生的管理,中江县根据学生年龄段确定重点:低段学生狠抓养成习惯,早操、寝室内务等全部按照准军事化管理,生活教师与学生同住、同吃、同乐,发现违规违纪,立即纠正。高段学生重在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和技能培训,让学生在掌握一技之长的喜悦中,增强信心和动力,明晰奋斗目标。


  与此同时,中江县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各职业学校每月一次大型主题活动,班级每周一次小型活动,寝室天天开展小组活动,让中职留守学生感受集体温暖、展示个人才艺、锻炼综合素质。


  辑庆职中2005级计算机班的小苏,因为“留守”多年,行为习惯不好,成绩也很差,对前途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但号称学校第一歌手的他,却有一副好嗓子。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欢乐五月——我型我秀”学校形象大使评选活动中,小苏一曲唱罢,校长艾永权亲自上台献花。“全面发展和有一技之长,都是好学生。只要有信心,我们职高学生的希望,就在前方……”小苏的即兴发言,换来台下一片掌声。后来,这个当初因为年龄还小、打算到职业中学混几年再去打工的小伙子,考进了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他在对学校的感谢信中说,是那一束花,改变了他的一生。

 

  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


  让中职留守学生留得住、过得好,只是中江实现“幸福留守”的第一步。为大多数留守的初中毕业生创造接受职业教育的条件,让他们以一技之长创业致富,才是中江教育人的更高目标。


  2004年,为了让更多的留守学生有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机会,中江果断决定,将中江一职中和凯江、永太职中三校合并,组建中江职业中专学校;合并冯店职中与辑庆职中,组建辑庆高级职业中学。


  整合后的两校,迅速焕发生机。2006年,全县16000余名初中毕业生,选择职教(包括普职兼报)的,达到11000人。


  2006年2月,首期投资3500万元的中江县职教中心破土动工;为吸引民间资金发展职业教育,中江县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副县长谭建华说:“能够让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在中江本土享受很好的职业教育,最终受益的,是我们的下一代,是中江的老百姓。”


  据了解,2006年2月,四川“关爱留守学生行动”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全面启动。截至目前,四川共有2409个乡镇实施“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结对帮扶留守学生的志愿者已达10.7万人,筹集关爱资金450万元,39万名留守学生直接受益。

分享到: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