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分享到:

阅读滋养心灵馆员好书推荐(二)

作者:方刚;王婧;张利娜 来源: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5-04-13 浏览次数:15 【字体:

一、《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故事》

推荐人:方刚

cb78593ce441438aac45e7190605412a.jpg

内容简介:本书是周世钊根据回忆和资料收集创作的纪实作品。讲述了毛泽东从乡村私塾到湖南第一师范的求学经历,以及在湖南的早期革命活动,展现了少年毛泽东努力吸收中外先进思想,积极投身革命实践的艰辛历程,塑造出一个笃学善思、志存高远、意志坚强、心怀天下的人物形象。洋溢着昂扬的青春气息和慷慨的爱国热情,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本书作者,周世钊,男,1897年出生,湖南宁乡人。著名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士。1913年春考入湖南省第四师范,后并入湖南省第一师范,与毛泽东同窗五载,共同参加了“新民学会”、“驱张运动”,办刊《湘江评论》等许多早期革命活动。是与毛泽东通信最多的旧友,曾被毛泽东称为“贤者与能者可以兼的人”。

推荐理由:青少年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伟人的成长历程也是经过家庭、社会、个人努力的综合性因素造就的。毛泽东从反抗父亲和私塾先生的专制斗争中取得了胜利,同情被压迫和被剥削的穷人。从离开故乡到进入湖南第一师范求学,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思考国家未来,寻求救国救民的思想和方法。而后在留学浪潮中做出了放弃出国留学的打算,决定先把中国的问题研究清楚。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经过学习、比较和思考,毛泽东最终信仰了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从此再也没有动摇过。走上了打倒旧世界,创立新中国的伟大道路。

图书位置:图书馆四楼【阅览室】,思想政治专架A7/46。

 

二、《读书这么好的事》

推荐人:王婧

1bd901a43ebf42c68f7ef400788c67a6.jpg

内容简介:《读书这么好的事》,作者:张新颖,文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当代文学批评以及诗歌研究与现当代文学史教学等工作。该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读书这么好的事”,引经据典地介绍了为何读书的理由,下篇“读书这件事——一次演讲”概述了读书的阶段和顺序。

推荐理由:如同作者在前记所述,“这本小书篇幅不大,按比例来说,引用的文字却不算少……向读过的书,向那些书的作者致敬。”全书仅72000字,却引用了歌德、巴金、赫尔岑、贺麟、熊秉明、黑塞等古今中外著名文学家的语言,先向读者阐明“读书这么好的事”,为何好,有多好,引发出读者对读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接着又叙述了“读书这件事”,读什么?怎么读?以鲁迅先生的一场演讲开篇,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了选书的要点和读书的技巧。是每一个渴望阅读却无门而入之人的首选。

图书位置:图书馆4楼【自然科学书库2】,首架G7档。

 

三、《活着》

推荐人:张利娜

58745f657cf147f4bcba199bb79bcf6e.jpg

内容简介:《活着》是当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 讲述了福贵悲惨的人生遭遇。福贵本是个阔少爷,可他嗜赌如命,败光了家业。他的父亲被他气死,母亲在贫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前去求药,却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经过几番波折才知道母亲早已去世。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福贵的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下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但老人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

推荐理由: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那个动荡时期人们的生活困境和痛苦。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福贵仍然选择坚守生活,坚持活着。他在生活的最低谷中不断寻求希望,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希望的追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活且有深度,展现了人性中的善恶两面。也许我们都不明白活着的意义,可人们为了活着却已拼尽全力,谁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活着》告诉我们人生苦短,要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而活着。这本书值得大家读一读,特别是在对生活失望和心浮气躁的时候。

图书位置:图书馆三楼【社会科学书库1】, 上架号I247.5。(一审:洪欣 二审:张莉 三审:康文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