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图书馆服务指南

作者:洪欣 来源: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4-04-24 浏览次数:105 【字体:

图书馆素称“知识的海洋”,其藏书数量之多,学科内容之广,确实能称之为“书山”、“学海”。但是,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图书馆藏书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经过图书馆员的分类编目加工,组织成有条不紊的知识体系。读者若了解并熟悉书刊的分类及排架规则,检索方法,就能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

(一)书刊分类

书刊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内容性质相同的书刊集中在一起,相近的联系在一起,不同的区分开来,使藏书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以便读者从知识门类去查找和利用书刊。因此,分编人员根据文献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形式体裁等特点,按照分类法进行标引;按照编目规则进行著录、建立数据库;然后再根据书刊的入藏范围分送到各馆区的库室供读者借阅。我馆图书分类的依据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二)《中图法》的分类体系简介

《中图法》将知识门类分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部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行动指南,也是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作为一个基本部类,列于首位。此外,考虑到图书本身的特点,对于一些内容庞杂、类无专属,无法按某一学科内容性质分类的图书,概括为“综合性图书”,作为一个基本部类,置于最后。这样,在《中图法》体系中就形成五大部类的序列:

一、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哲学

三、社会科学

四、自然科学

五、综合性图书

在五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按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编制原则进一步展开,形成22个大类的知识分类框架。序列见下表:

3fcc43ba96c644878d6e5a6c0e97be0d.jpg

由基本大类再进一步区分,展开为简要概括的分类表类目,形成基本类目表,或称简表。

(三)书刊排架

我馆采用分类排架法对书刊进行组织与管理,便于读者按类索书。分类排架主要根据书刊的索书号进行排列。索书号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书刊的分类号,它能使同一学科内容的图书集中在书架上。第二部分是著者顺序号,它表达是同一学科内容图书的入馆顺序,方便读者查找图书。索书号的常见格式有:I247.5/251、S68/25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